在石油、化工、煤矿等众多涉及易燃易爆气体的工业领域,安全始终是首要关注的问题。防爆可燃气体探测器作为重要的安全监测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对于保障生产安全意义重大。 一、工作原理
防爆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通过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常见的气体传感器有催化燃烧式、半导体式和红外吸收式等。
催化燃烧式传感器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其原理基于可燃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燃烧反应,燃烧产生的热量会使传感器的温度升高,从而导致电阻发生变化。这种电阻的变化与可燃气体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就能确定可燃气体的浓度。
半导体式传感器则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对可燃气体具有吸附作用,当气体吸附在半导体表面时,会引起其电学性质的改变,进而实现对可燃气体的检测。
红外吸收式传感器通过检测可燃气体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气体浓度,具有高精度、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二、应用场景
在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常常涉及到大量的易燃易爆气体。能够实时监测生产装置、储存罐区等区域的可燃气体浓度,一旦浓度超标,及时发出警报,以便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煤矿井下也存在着瓦斯等可燃气体。可以安装在井下巷道、采掘工作面等场所,实时监测瓦斯浓度,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
在天然气加气站、液化气站等场所,气体的泄漏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能够随时监测环境中的可燃气体浓度,当浓度达到报警值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确保加气站和气站的安全运行。
防爆可燃气体探测器以其高效的检测能力,为众多危险气体存在的场所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